焦點
-
密碼管理軟體LastPass驚傳駭客入侵
身為一個現代人,每個人每天都會用上許多帳號、密碼,像是登入Facebook、公司電腦、雲端服務;如果要進一步進行網路購物的話,就還得多記信用卡卡號、會員編號等等,對於許多人來說,要同時記住這麼多帳號密碼,實在是件困擾的事情。 因此就有網路服務商想出了帳號、密碼管理服務,使用者只要先將所有帳號、密碼儲存在該服務上,並設定一組「主密碼」,往後當遇到需要輸入帳號、密碼的時候,只要輸入主密碼即可,徹底擺脫要記一大堆數字與字母的煩惱。 而其中最有名的兩大服務,分別是Mac平台上的1Password,以及Windows平台上的LastPass。 網路密碼管理軟體LastPass,在週一(15日)的時候被攻破,駭客奪走了一部份使用者的電子郵件信箱、密碼提示訊息和加密內容,並將其公布在網路上。 LastPass官方證實了這個消息,並表示公司擋住了主要的攻擊,且根據內部調查,並沒有明顯的跡象與證明顯示,有使用者的密碼或個人帳號被破壞。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LastPass還是建議現有使用者盡快更新自己的密碼,以免駭客用其密碼,來登入使用者其他使用相同密碼的網路服務。 LastPass CEO Joe Siegrist表示,「我們有信心,且有足夠的加密措施來保護所有使用的機敏資料」,同時也為這次發生的事件,造成使用者得更新密碼所帶來的不便道歉。 儘管Joe Siegrist再三聲明,現有使用者的儲存資訊都是安全的,但他也指出,如果使用者設定的是萬用密碼,像是root、123456、987654、password、apple…等等做為主密碼的話,還是趕快更新吧!
-
Western Digital第七代2.5吋行動硬碟邁向3TB 暨資料備份與磁碟技術分享會
WD於近日發表了全新設計之第7代My Passport系列2.5吋可攜式硬碟-My Passport Ultra及My Passport for Mac,採用USB 3.0介面,提供1TB、2TB、3TB等儲存容量與四種色彩:經典黑、耀眼白、狂野莓、尊貴藍,象徵可攜式硬碟高容量儲存的時代來臨。 由於可攜式硬碟具有方便攜帶的特性,資料儲存方便,但也有安全上面的隱憂與遺失的風險,因此WD這次新發表的第7代My Passport系列的可攜式硬碟中,就內建了256位元AES的硬體加密功能,能夠在資料存取時,直接在硬碟裡完成加解密的動作,不影響CPU運作速度,兼顧安全性與效能性。 (更新)目前My Passport 1TB、2TB的機種,市面上都已經買得到!至於3TB的機種,廠商表示將於7月上市!因此,想買3TB的讀者,請稍微再等一下下喔! 此外,My Passport Ultra還內建WD Backup備份軟體,是一套方便使用的資料備份軟體,讓消費者可以輕鬆透過該軟體,來做好資料的定時備份,以保障電腦資料的安全。 另外,由於資料無價,因此「資料備份、資料備份、資料備份」(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是每個人在面臨資訊洪流的來臨之下,必須經常注意的工作,這是因為現在的硬碟「已是消耗品」,不再像10幾~20幾年前那樣的堅固耐用了,所以備份已經是必備的工作。 此外,由於當今硬碟的容量加大、效能提升很多,其內部結構非常複雜,且由於不同的使用情境,對於硬碟的存取需求也不一樣,因此,WD也藉由今日舉辦的“WD暢遊雲端分享會”,來說明當今硬碟容量的需求、硬碟不同市場的應用,並邀請到資料儲存達人,來分享高容量硬碟的資料儲存與備份經驗。 以下就來看看WD的硬碟分類,該如何選擇對的硬碟,以及WD硬碟的特有技術,是如何保護硬碟壽命,提升安全性吧! (01)
-
技嘉GIGABYTE GA-X99-Gaming 5P速寫開箱,玩家級電競主機板優質選擇!
這款由技嘉所推出的GIGABYTE GA-X99-Gaming 5P主機板,是針對高階玩家所推出,主機板PCB為黑色,晶片組的散熱片配色為紅黑雙色元素,烙印著G1 Gaming的Logo,整體感覺呈現出技嘉G1系列的高貴的血脈傳統!此主機板採用INTEL X99晶片組,可支援INTEL第五代Core i7系列的CPU,且同樣採用技嘉科技獨家開發的DualBIOS技術,如果主機板BIOS發生無法開機的狀況時,另一個BIOS可以馬上遞補,讓您的電腦不會因為惡意軟體入侵BIOS而無法運作。 GIGABYTE GA-X99-Gaming 5P主機板,支援DDR4 XMP記憶體超頻技術,最高可超頻到3333MHz的超高時脈,電源部份採用新一代的IR數位電源控制器及PowIRstage 晶片內建Isense技術,讓你完全不用擔心超頻時可能會產生電源部份的問題。 在PCIe插槽部份,採用了技嘉獨特的技術,使用3-Way / 4-Way PCIe x16繪圖輸出,最高頻寬可達到驚人的320Gb/s!採用雙M.2 插槽設計,可同時使用M.2規格的SSD與Wi-Fi無線網路,並貼心在主機板背面預留了2組SMA天線的外接孔,讓使用者可以使用無線網路飆網。至於有線網路部份則是採用了國際大廠Qualcomm Atheros Killer E2201晶片,Killer系列的網路晶片可以自動偵測調整網路流量的優先順序,讓你上網毫無延遲,一路暢通無阻。 處理器腳位:Intel LGA 2011-3插槽 主機板晶片組:Initel X99晶片組 記憶體:8槽,支援DDR 4 3333(O.C.) / 3200(O.C.) / 3000(O.C.) / 2800(O.C.) / 2666(O.C.) / 2400(O.C.) / 2133 MHz等規格, 最大容量為128GB 儲存:6 x SATA 6Gb/s、4 x sSATA 6Gb/s(僅支援IDE及AHCI模式)、1 x SATA Express、1 x M.2 PCIe (支援 Socket 3, M key, type 2242/2260/2280 SATA & PCIe x2/x1 SSD) 網路:1組10/100/1000 LAN(Qualcomm Atheros Killer E2201網路晶片) 尺寸:E-ATX規格;30.5cm x 26.4cm USB:4組USB 3.0/2.0連接埠(2組在後方面板,2組需經由排線從主機板內USB插座接出)、8組USB 2.0/1.1連接埠(4組在後方面板,4組需經由排線從主機板內USB插座接出) 音效:Creative Sound Core 3D晶片,支援5.1聲道 擴充槽:2 組支援x16 Mode的PCIe 16x插槽,2組支援x16 Mode的PCIe 8x插槽,3組PCIe 1x插槽,1組M.2_WIFI插槽 官方保固:5年 音效的部份,採用了新一代的Creative Sound Core 3D四核心音效晶片,並搭配TI Burr Brown OPA2134音效放大器晶片,能賦予絕佳的音質表現。在儲存方面,提供多達10個SATA 6Gb/s插槽、SATA Express與M.2插槽各一組。如此完整的擴充槽,讓玩家無後顧之憂。 這次,實測開箱了技嘉GIGABYTE GA-X99-Gaming 5P之後,看到了一張功能強悍的X99主機板。整體來說,這張主機板各方便的表現都很全面,如果您有考慮高階的X99平台,這會是很不錯的一張主機板。 整體來說,這是玩家級電競主機板優質選擇!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CPU】:
-
T.C.STAR NUCLEAR S600速寫開箱,電競級電源供應器正式登場!
T.C.STAR推出的NUCLEAR S600電源供應器,是一款平價的電競級PSU,通過80 PLUS銅級的認證,最大輸出功率為600W。可支援各國電壓,110V~240V隨插即用,不需切換。且內部含有過負載保護線路,可保護因突破電流所造成的瞬間傷害。而短路保護線路,可抑制各設備在連接時,因不慎所造成短路,而導致主機損壞。內部還有加大電容量,可維持供電的穩定度,以延長產品使用壽命。 產品本身採用天空藍的主題配色,採用非模組化的接頭設計,提供兩組6pin+2的PCI-E接頭,因此可支援高階顯示卡,讓最新3D遊戲玩起來也不會卡卡。此外,S600其搭配的12cm智慧型溫控風扇,會依照實際運轉溫度來控制風扇轉速,以有效發揮散熱效用,就算深夜也不會被PSU的風扇吵到。 實測時,以技嘉GA-Z97X Gaming 3主機板、Intel Core i7-4790K 4GHz CPU、Avexir Z87 DDR3-3100 @1600MHz 16GB記憶體,以及GeForce GTX Titan X 4GB顯示卡與OCZ Vector 150 SSD等電腦配備,來測試3DMark的Final Strike 4K解析度之下的供電狀況。發現當電源監測器的尖峰值顯示到達400W左右時,此PSU仍游刃有餘,風扇運轉保持安靜無聲,且電腦非常穩定地運作。 產品型號:S600 電競級電源供應器 輸入電壓:AC115V/230V 最大輸出瓦數:600W ATX 12V:2.3版 接頭配置:主電源20+4pin x1 ; 大4pin x 4 ; 小4pin x 1 ; SATA x 6 PCI-E接頭:6pin+2 x2 CPU接頭:8pin(4+4) x1 風扇數量:12cm 靜音風扇x1 風扇隔層網:電鍍黑 外殼材質:烤磨砂黑 保固:3年保固,1年換新 由於PSU體積並不大,因此只要一般的ATX機殼即可安裝,產品本身具備三年保固,適合以預算為考量、只插一張顯示卡為主的中度遊戲玩家來選購。 廠商名稱:T.C.STAR - 雙全電子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698-1965 廠商網站: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AMD TechDay 2015,超越製程極限的微處理器架構設計
在2015 Computex 前夕,美商超微半導體(AMD) 於5 月27 日上午10 點,於中國北京中關村皇冠酒店舉辦一整天的AMD NDA TechDay 技術日,邀集台灣與大陸兩岸三地共六十多家媒體與會,講解AMD 即將於5 月28 日解禁的旗艦桌上型加速處理器- A10-7870K,以及於6 月4 日發表的第六代架構筆記型APU 微架構、效能與設計理念。 2014 年1 月,超微(AMD) 推出接替Bulldozer核心的第二代Steamroller 微處理器架構APU -AMD A10-7850K。A10-7850K 採用Kaveri 核心,也就是由2Core 加1FP 雙核心共同配置/ 共享1 組浮點運算單元的配對模組基礎,以28 奈米SHP 製程所打造;處理器插槽腳位架構為Socket FM2+ (906pins), 使用28 奈米SHP 製程引進,並且首度提供了hUMA(heterogeneous Unified Memory Architecture) 異質核心記憶體統合架構,CPU 與GPU 之間的內容藉由高速L2 快取直接聯繫溝通,而無須透過外部較慢速的記憶體匯流排交換,同時也提供了16 線路(x16)PCIe 3.0 匯流排。而其內建的GPU 核心擁有8 個著色運算管線(8 ROPs)、32 個紋理貼圖單元(32 TMUs)、512 個Unified Shaders 的Radeon R7 繪圖處理器核心,等級略等於GeForce GT640、Radeon R7 250 入門獨立顯示卡。 經過一年多之後, 在2015 Computex 前夕AMD 舉辦了技術日,正式揭露第一波採用研發代號為Godavari(Kaveri-Refresh) 核心的APU,正式型號為A10-7870K,型號後面K 代表不鎖倍頻的可超頻版本。Godavari 核心的A10-7870K 跟一年多A10-7850K 同屬於Steamroller 微處理架構,也同為28 奈米SHP 製程,四核CPU 加八核GPU 架構;內建雙通道DDR3-2133 記憶體匯流排控制器,記憶體頻寬流量達34.1GB/s。A10-7870K 可視為先前Kaveri 核心A10-78xx 系列的終極可超頻版,其預設時脈為3.9GHz,在TurboCore 模式下可超頻至4.1GHz,所內建的GPU 核心同樣為8ROPs、32TMUs、512 Unified Shaders 的Radeon R7 繪圖核心,但時脈頻率調昇20% 來到了866MHz,同時把整體設計熱功率(TDP) 維持在95 瓦。全系列均支援Direct X12(需搭配Windows 10)與Mantle API 加速函式標準,以及支援HSA 異質核心架構與FreeSync 螢幕╱顯卡頻率同步技術。 A10-7870K 處理器推出後, 立刻成為目前AMD 桌上型電腦最頂級規格的APU 產品。一樣採取906pins 的Socket FM2+ 插槽腳位設計,也就是說過去採A55、A75、A78 與A88X 晶片組所設計的Socket FM2+ 主機板,皆能直接升級換裝使用 ( 可能需要下載新版BIOS 韌體)。A10-7870K 直接對手鎖定價位最接近的Intel Core i3-4370 處理器(150 美元) 搭內顯的平台下,據AMD 的測試資料,在3Dmark11 測試中,A10-7870K 領先i3-4370 幅度從109% 到129% 不等;在PCMark 8、BaseMark CL 等負載測試中,A10-7870K 也優於Core i3-4370 的表現,幅度從5% 到85% 不等。 即便搭配80 美元的GeForce GT 740 顯卡來比較,在Dota 2、英雄聯盟和星際爭霸Ⅱ ( Star Craft Ⅱ ) 等遊戲下,AMD A10-7870K APU 執行效能、畫面流暢度仍然領先,但整體APU 平台售價只有對手i3-4370+GT740 總和的一半左右,在不玩重度、4K UHD 畫質遊戲、不跑專業繪圖軟體,只是一般上網、製作簡報、執行辦公室軟體,偶而玩線上遊戲的話,算是相當便宜且具備C/P 值的選擇。A10-7870K 報價為美金137 元(折合台幣4247 元),6 月2 日起由OEM 通路開始供貨。 相較於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 紛紛在2014 年第四季、2015 年第一季,切入14奈米魚鰭閘極場效電晶體(FinFET) 製程,高通(Qualcomm)、聯發科(MediaTek) 也在2014 年第四季到2015 年上半,透過台積電或其他晶圓代工廠,改採20 奈米HPM 製程技術來產製新一代4到8 核應用處理器。而AMD 受限於其晶圓代工夥伴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切換到次世代製程技術上的不順遂,到2015 年底,都還只有28nm製程的超高效能(Super High Performance, SHP) 製程在手,跟競爭對手相差了兩個世代的製程差距。為此,謠傳中的全新Zen 架構這張牌,只能按耐到2016 年,看看接受三星策略聯盟合作( 輔導)的GlobalFoundries,能否在2016 年順利搭上14奈米製程量產列車。而從2014 年下半傳聞的Plan B 救援方案,也就是傳聞中的Excavator( 挖掘機) 核心(它仍就是從過去28nm 製程時代就沿用的Steamroller( 壓路機) 架構),以雙核心共享1 組浮點運算單元的2Core 加1FP 配對模組為基礎,每個Core 依然是所謂的4way Issue/SuperScalar( 四線路x86 指令解碼╱發送架構) ,但是將L1 Cache 快取記憶體加倍、位址轉譯緩衝區(Address Translation Cache,ATC) 項目的增加( 從512 增加到768),以及追加512bit SIMD-FP 的AVX2、MOVBE、SMEP、BMI1/2 指令集。 只是光這樣,怎麼能夠弭平跟超級強敵(Intel)近乎兩代(28nm vs 14nm) 的製程技術鴻溝呢?為達成AMD 25x20 效能提昇計畫,也就是在2020 年底之前,將目前APU 效能提昇25 倍的遠大目標。針對筆記型電腦市場,AMD 從2011 年的第一代Liano、2012 年第二代Trinity、2013 年第三代Kabini、2014 年第四代Kaveri 與第五代Beema 核心架構之後,在今年(2015)2 月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 中,AMD 院士暨設計師KathyWilcox 在一場專為效能與使用面積優化的28nm製程x86 核心APU 演講中,首度揭露了Excavator核心,將採取超高密度線路設計庫(High-Density Labrary, HDL),並打破過去由CPU 為核心的電路佈局設計,再參酌GPU、SoC 等分散、分層式推疊設計觀念,從過去的9 道金屬連結層,增加到近17道金屬連接層,重新進行整個APU 電路的繪製與優化。 AMD 技術日當天,AMD 進一步揭露了採取新一代Excavator 處理器核心設計下,微架構上的種種改進。AMD 先分析了全局電路的半導體╱電晶體屬性,然後選擇了佔用最大比例的中速率、中等洩漏電流量的半導體製程參數的配置,使APU 一開始就不使用過量的超額工作電壓並使用全局打散、專屬電源供應的Radeon GCN GPU 核心電路設計。經過2,000 多名IC 設計╱製程等工程師的努力下,率先導入Excavator 核心的筆電APU(核心代號為Carrizo),FPU 浮點運算電路縮減38%,FMAC 浮點乘加器與指令快取(I-Cache) 均縮減35% 面積,達成相同製程下矽晶電路面積微縮23%,等於在上一代Kaveri APU 相同矽晶圓面積下,多擠了29% 的電晶體。 Excavator 導入同Radeon 8000 系列等級的GCN 繪圖核心架構,將GPU L2 Cache 加大到512KB,尖峰浮點運算效能高達819GFLOPS;還具備第六代Unified Video Decoder(UVD6),提供HEVC (H.265) 硬體解壓縮加速性,同時藉由異質性核心架構的排序優化機制(HSA QoS),CPU 與GPU以100% 全頻率全速、全雙工(FullDuplex) 方式共享L2 快取以及記憶體匯流排的設計;同樣的藉由CPU/GPU 打散於各連接層的電壓調控,以及整合南橋控制晶片於一體。達成Kaveri APU 整體功耗下降30%,而Carrizo 整體平台的功耗,可從過去的9.5W 降到僅4.7W。據AMD 的資料, 鎖定15W 熱功率門檻下,Excavator 核心在工作頻率提昇了39%,在增加L1 Cache、ATC 項目下,每週期指令執行數(Instructions Per Cycle, IPC) 提昇9% 到13%, 同時不增加額外功耗,整體來說,在相同28 奈米SHP 製程中,Excavator 核心技術下的Carrizo,比Steamroller 的Kaveri/Beema APU,最高效能提昇程度多達55%;圖形效能方面,在3D Marks 11 評分部份,較上一代提昇最多達65%。以Excavator 核心技術設計的Carrizo, 以及隨後出現的超低功耗Carrizo-L APU,依所搭配的圖形核心技術與熱功率設計(10/15W、17W、20W/35W), 而分有E1、E2、A4、A6、A8 與頂級A10 處理器, 以1/2/4 核及DDR3L-1333/1666MHz、DDR3-1600/1866MHz 雙通道記憶體控制器的區別等,直接目標就是Intel 第五代Core i(Broadwell) 處理器。 依IDC調研預測,2015年全球PC市場中,400到700美元價格區段的筆記型電腦,將佔全部PC總出貨量、NB出貨量比重的24、38%;當筆電成為數位家庭中最多才多藝的計算工具,提供收發信件、瀏覽網路、聆聽音樂、內容創造、遊戲、網路串流視訊、影音照片管理及視訊交談等功能,這些都需要越來越多計算能力高的CPU,以及繪圖處理能力強的GPU。AMD針對400-700美元價位的筆電,提供流暢線上遊戲、頂尖串流視訊與創新計算體驗,同時導入四項創新架構-HSA 1.0異質核心加速架構、能普及於主流筆電的HEVC (H.265)硬體解碼線路技術、搭配ARM TrustZone的安全防護技術,以及業界一級的APU SoC設計,來達成比第一代核心達17倍的效能提昇、較上一代核心2倍電池續航時間,APU搭獨顯GPU再提昇42%效能,以及較競爭對手Core i7兩倍以上的1080p圖形效能。據AMD測試資料,配置第六代Carrizo核心的A8-8600P、A10-8700P與AFX 8800P,在15W熱功率設計的輕薄筆電中,3D Mark11評分超越Core i3-5010u、i5-5200u、i7-5500u從34~50%不等,英雄聯盟(League Legends)的畫面速率評測,A10-8700P還優於35W熱功率設計的A8-3500M APU;在Full HD畫面解析度執行DOTA2遊戲,同為35W熱功率設計的AMD FX-8800P,畫面產生速率是上一代A8-3500M的兩倍以上。 藉由AMD所開發的Radeon Dual Graphics技術-由APU內建GPU,與筆記型電腦獨顯GPU晶片協力運作下,像DIRT RALLY(越野菁英賽)、STAR CRAFTⅡ(星海爭霸Ⅱ)等遊戲在FullHD解析度下,遊戲效能還能提昇30~42%;而內建HEVC(H.265)硬體解壓縮引擎的第6代APU,跟未建任何HEVC硬解線路的競爭對手筆電,以4K UHD(3840x2160)@60FPS進行4K解析度畫面播放下,配置第6代APU的筆電可連續播放長達5小時(300分鐘),遠勝過競爭對手筆電的112分鐘供電時間(不到2小時)。 即便進行H.264視訊編碼下,配置硬體解壓引擎(VCE)的第六代APU SoC筆電,將10Mbps的1080p視訊再壓縮編碼到串流速率僅5Mbps,AMD FX-8800P的H.264編碼效能,較上一代AMD FX APU提昇了五倍,也比Core i5-5200u筆電的編碼速度快了四倍。若是同樣以50Wh電池的筆電,進行不插電連續播放H.264影片測試,第六代APU筆電可連續播放長達8.3小時,比上一代APU筆電的3.3小時,電池續航時間延長了2.5倍。AMD 第六代APU也具備Perfect Picture HD技術,在4K UHD顯示器顯示原始圖像╱視訊資料僅Full HD等級時,能進行畫面補點、色彩增豔等即時運算,將圖片╱視訊畫質提升到準4K UHD等級。 在會場上,AMD也展示幾部配置第六代Carrizo核心APU的筆電,不過筆電的廠牌與型號不明(應該是OEM/ODM廠幫OBM品牌廠進行設計階段),我們發現以騰訊HEVC軟體,進行4K UHD視訊的解碼播放下,CPU利用率(CPU Utilization)約在7~8%之間,在執行一段時間後會偶而跳到30%(這是因為筆電CPU進入節電模式時頻率下降到一定程度以下,相對CPU利用率增加了);現場人員還測試過同時開兩個4K UHD視訊來播放,此時CPU利用率超過30%開始顯得吃力了,同時出現掉格延遲的情形。 AMD 也開發像是運用到APU內建GPU或獨顯GPU晶片,搭配筆記型電腦螢幕上方的攝影機╱感測器,藉由不斷的攝影與擷取動作,在無須配備觸控螢幕、接近感測器(Proxy Sensor)的情況下,也能透過手勢動作操控的Gesture Control技術,以及Face Login臉部辨識╱登入等技術。另外也提供了可以開啟Wireless Display無線影音畫面傳輸技術,透過WiFi 802.11n/802.11ac無線網路,來即時傳輸Full HD甚至4K UHD的螢幕╱影音畫面。估計在六月Computex會場上,會有多款OBM品牌商展示以Carrizo APU所設計的超輕薄╱主流筆電。另外AMD也預定發表三款僅4/4.5/8W的A10 Micro- 6700T、A4 Micro-6400T、E1 Micro-6200T處理器,這就是所謂的Carrizo-L低功耗核心,可能會以縮減GCN的ROPs著色運算管線數來降低功耗。 但是面對英特爾14nm製程的Core M、第五代Core i3/5/7-5xxx系列全員到齊,雖然AMD很努力的以電路優化設計,來拉近IC製程與摩爾定律的世代鴻溝,但爭取到的時間並不會太久,長遠來看,AMD仍須督促其協力晶圓廠格羅方德加速14nmFinFET的製程與良率進程,同時輔以傳聞中提昇40% IPC的新一代Zen微核心架構下,才會有繼續在x86市場上,與Intel持續纏鬥爭戰的本錢。
-
啟用記憶體快取,SATA 6Gb/s SSD也能極速奔馳
SATA 6Gb/s介面的傳輸頻寬上限是6Gb/s,大約是600MB/s,因此SATA介面的SSD,速度再怎麼快,頂多也就是在550~580MB/s左右。如果想要更快速度的SSD,就只能選擇傳輸介面速度更快的產品,例如PCIe或M.2介面的SSD。SSD廠商當然也有發現這樣的狀況,因此有部分廠商推出可透過記憶體快取加速的軟體,來提升SATA SSD的傳輸速度,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例如Plextor、Samsung之前都有推出這樣的加速軟體。這次編輯所要介紹的則是美光針對Micron與Crucial品牌SSD產品所推出的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工具程式。 根據編輯了解,目前有提供SSD加速工具的廠商有Plextor,可透過下載Plextool來啟用,或透過Plexturbo程式啟用,三星則是需下載Samsung Magician程式,至於美光的用戶,則需下載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工具程式。各家SSD廠商官網都有提供下載連結: * Plextor Plextool下載連結: * Plextor Plexturbo下載連結: * Samsung Magician下載連結: * 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下載連結: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些SSD加速工具並不一定能支援同品牌全系列的SSD,以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為例,所能支援的SSD型號如下: Micron SSD: •M500 •M510 •M550•M600•M500DC •M510DC•P400M Crucial SSD: • MX100 • MX200 • BX100 • M500 • M550 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除了支援記憶體快取功能,更是一個可以用來監控SSD狀態與調校設定的好用工具。安裝之後就可以檢視SSD的詳細資料,還可以線上更新韌體版本,或者透過清除硬碟功能徹底清除SSD中的所有資料。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主頁面最下方的Momentum快取功能就是透過系統記憶體來加速SSD傳輸,但此功能預設並未啟用,所以使用者必須手動開啟。Momentum快取預設會使用1/4的系統記憶體容量(動態分配,最多為4GB)來當作快取,幫助SSD提升傳輸速度。Momentum快取功能只能用於系統磁碟,所以就算電腦中有多顆crucial SSD,還是只有安裝系統的那顆SSD能使用此功能。 為了測試啟用Momentum快取功能後的效能差異,編輯使用了CrystalDiskMark、AS SSD、PCMark 7來測試未啟用與啟用後的差異。這次測試,使用的SSD是crucial M550 1TB,測試平台配備如下。 處理器:Intel Core i7-4790K @ 4.0 GHz/4.4GHz (Turbo) 主機板:GIGABYTE GA-Z97X-Gaming G1:Rev. 1.0 BIOS:(04/22/2015 ) 記憶體:Avexir DDR3-1600 @ 1600 4GB × 4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980顯示卡 SSD:crucial M550 1TB(系統)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XT Platinum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8.1 x64 從上述的測試成績可以看出,再啟用Momentum快取加速功能後,對於SSD傳輸速度確實有幫助,CrystalDiskMark的成績甚至還達到7636MB/s。雖然實際應用上還得看資料快取的命中率,這是影響效能提升的主要關鍵。但至少對於使用者來說,只要安裝這套由廠商提供的工具程式,就可以免費獲得效能的提升,也可以在不花錢升級的狀況下,最佳化SSD效能。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廠商推出具備記憶體快取加速與SSD狀態檢測的工具程式,這不僅可以讓玩家擁有更多調校SSD的彈性,也可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增加賣相與競爭力,對於產品有很大的加分。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SONY NW-ZX2數位隨身聽速寫開箱,體驗更高品質的音樂感動!
現在的手機與平板等行動裝置雖然都可以播放數位音樂,但音質表現卻無法滿足挑剔的音樂發燒玩家,也因此有部分廠商仍持續推出具備高音質播放能力的數位隨身聽,這次所測試的SONY NW-ZX2就是這樣的產品。 SONY NW-ZX2外表看起來像一台智慧型手機,具備四吋螢幕,但用料與設計上可是與手機有很大的不同,為了提供高音質輸出,採用了全鋁鍛造機身,能讓音色表現更為沉穩,也更加防震、耐摔;全銅鍍金框架,實現高剛性與低阻抗, 讓音色表現更好;內部用料更搭載三洋電機POSCAP鉭聚合物固態電容,可提供優異的高音品質、穩定的低音與降低雜訊,發出更晶瑩剔透的聲音。支援SONY Hi-Resolution Audio 高解析音樂格式,可以播放比CD音質更好的音樂檔案,此外,NW-ZX2還具備S-Master HX 全數位擴大技術、DSEE HX 高傳真數位音質還原技術、ClearAudio+ 模擬音場功能,能讓數位音樂的音質更提升,讓聆聽者彷彿親臨音樂現場,實現原音重現的播放體驗。 NW-ZX2採用Android系統,因此操控方式與使用Android手機相同,透過觸控就能立刻上手。主畫面下方快捷列,提供了音樂播放器、音效設定、影片播放、DLNA播放等功能,若要快速控制音樂播放也可以透過機身側邊的實體按鈕。 在電池續航力方面,音樂播放約60小時,影片播放約9小時,充電時間約需4.5小時,且須使用專屬連接線來充電與連接電腦,這點有些美中不足,若能改用較通用的micro USB,對於使用者來說會比較方便。 播放支援:音樂、影片、照片 螢幕:4吋、854x480 儲存容量:128GB 電力:60小時/MP3 128kbps 無線支援:Wi-Fi、Bluetooth v3.0、NFC 尺寸:67.7 × 130.4 × 16.2mm 重量:235g 保固:2年 內建128GB儲存空間,可儲存800首以上的150MB Hi-Res 高解析音樂,如果容量還是不夠用,也可以在加裝micro SD卡來擴充。支援藍牙3.0規格,可搭配藍牙耳機無線播放音樂,而且還有支援NFC功能,NFC感應器位於背蓋附近,只要與支援NFC的藍牙耳機(例如SONY的MDR-1A BT藍牙耳機)輕輕一碰,就可以完成配對,立即可以聆聽音樂。除了藍牙,當然也可以透過3.5mm音效孔連接高音質耳機。NW-ZX2也支援Wi-Fi,所以可以透過無線上網更新韌體,或透過DLNA功能,共享播放影音資源。因此除了當作數位隨身聽之外,也可以用來上網瀏覽,或透過Google Play商店下載APP來擴充功能。 這次,實測開箱了SONY NW-ZX2數位隨身聽之後,讓我們看到了新一代數位隨身聽的新樣貌。整體來說,讓玩家可以體驗更高品質的音樂感動! 廠商名稱:SONY - 台灣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449-9111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數位3C】: →更多的【PCDIY! 智慧型手機/平板/手錶】:
-
岱陽Sunnywill SW-8013 GT硬碟加速卡實測開箱,機械硬碟存取加快神兵利器!
SSD的速度雖然快,但容量還是比不上傳統硬碟機,如果想要兼具高速與大容量的優點,Sunnywill SW-8013 GT硬碟加速卡就能幫你達成。 岱陽科技(Sunnywill)所送測的這款硬碟加速卡是一款相當特別的產品,採用PCIe 2.0 x1介面,卡上有SATA與mSATA(位於介面卡背面)插槽,除了可以將SATA或mSATA介面SSD轉接成PCIe使用外,最主要的功能是將SSD當作快取,用來加速傳統硬碟機存取檔案的速度,等於是讓SSD+HDDD合體變成Hybrid混合式硬碟。 成功將SSD安裝在SW-8013 GT硬碟加速卡上,並且也安裝到電腦後,硬碟快取功能並不會自動啟動。要啟用硬碟快取功能還必須在Windows中安裝岱陽科技提供的HybridDisk軟體(可從廠商官網下載)。 建立快取硬碟時則可選擇要使用增強模式或最大化模式。預設使用增強模式。使用此模式時,資料會同時寫入到傳統硬碟與SSD,因此資料不會有遺失的風險。在效能表現上,讀取速度會接近SSD速度,但寫入速度則維持傳統硬碟的速度。 最大化模式則是效能最佳化的模式,讀寫速度的表現都會接近SSD。在此模式下寫入資料時會先寫入SSD,之後再以延後寫入的方式將資料寫入到傳統硬碟。如果這時候突然斷電,或SSD被不正常移除,資料因為還沒寫入到傳統硬碟中,就有可能會遺失。為了資料的安全,建議還是使用增強模式。 為了測試Sunnywill SW-8013 GT硬碟加速卡是否對於傳統硬碟機的存取效能有所幫助,編輯使用了WD 2.5吋 Red 1TB硬碟機當作主要硬碟,安裝了全新的Windows 8.1 x64作業系統,使用Plextor M6 Pro 256GB當作快取硬碟,並透過CrystalDiskMark、PCMark 7來測試存取效能,以及BootRacer來測試啟用快取硬碟之後的開機速度差異。 CPU:Intel Core i7-4790K@ 主機板:GIGABYTE GA-Z97X-Gaming G1 記憶體:AVEXIR DDR3-1600 4GBx4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980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DPS G 750W 主要硬碟:WD 2.5吋 Red 1TB硬碟機 快取硬碟:Plextor M6 Pro 256GB 作業系統:Windows 8.1 x64 從測試結果可明顯看出,在啟用增強模式之後,傳統硬碟的讀取速度有明顯增加,但寫入速度則沒有變化。若啟用最大化模式,讀取與寫入則都會增加許多。 接著我們也使用PCMark 7來進行測試,了解在啟用快取硬碟之後,實際應用上到底是否有加速的效果。從測試結果看來,加速效果確實還不錯。 為了測試開機速度是否也有所差異,編輯使用BootRacer來進行測試。在未啟用加速功能前,傳統硬碟的開機速度大約是51秒左右,啟用增強模式後,開機速度可加快到34秒,使用最大化模式,開機速度則可縮短到20秒內。不過,實際測試時並不是每次開機都可以有這樣的表現,這與系統開機檔案是否有實際載入到SSD快取有關。 從效能測試成績來看,使用Sunnywill SW-8013 GT硬碟加速卡確實可以幫助提升傳統硬碟機的傳輸效能與開機速度,雖然與SSD本身的速度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但使用者可以不用擔心SSD突然掛掉。如果您對於SSD的使用壽命有所疑慮,但又想享受SSD帶來的高速,這樣的產品就非常適合您。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機械硬碟存取加快神兵利器! 廠商名稱:Sunnywill - 岱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3-666-2653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WWDC 2015蘋果開發者大會懶人包
蘋果一年一度的WWDC,是每年新軟體公開發佈的盛會,今年的重點是OS X EI Capitian、iOS9、watchOS與Apple Music等4大項目。 小Y為了在第一手時間將這個消息與各位分享,特別為大家整理了這次WWDC的各項重點懶人包。 新版的MAC OS X 10.11代號為El Capitan ◎比起上一代效能強化了1.4到2倍 ◎支援Metal API,繪圖效能更快 ◎有新的地圖App ◎Transit App是一款交通規劃程式 ◎Siri功能強化,幾乎什麼都能搜尋 ※正式版9月開放下載 ◎Siri的功能大躍進,比起上一代增加了40%的正確率,速度也增加了40%,當你插上耳機音樂就會自動撥放,也可以自動搜尋你的E-Mail ◎新版的線上報閱覽App “NEWS”, ◎iPad上有QuickType虛擬鍵盤 ◎多工執行, 子母畫面功能 ◎加入IoT的技術, 可用手機來控制LED燈 ◎其使用的Swift 2語言也將開源,針對開發者是一大福音 ◎比起iOS 8需要4.6GB的空間,iOS 9只需要1.8GB,大幅節省空間 ※正式版9月開放下載 ◎支援Apple Pay,Apple Pay是一個行動支付系統,可以增加2倍的成交率,目前有2500家銀行採用 ◎支援Siri ◎支援語音回信 ※正式版9月開放下載 ◎一支App整合所有離線音樂(mp3) & 線上音樂(radio) & 串流音樂 (podcast) ◎有粉絲團可與歌手聯繫 ◎可用Siri找歌 ◎訂閱此服務為每月9.99美元, 前三個月免費 ; 家庭版(6人份)為14.99美元 ※將於6/30正式上線
-
Windows 10開放免費升級預約!2016/07/29正式上市! #更新1
Computex 2015前夕,微軟放出Windows 10升級預約的通知圖示,即日起,Windows 7/8/8.1的用戶,可以螢幕畫面工作列的右下角,看到一個“視窗”的升級通知圖示。點選之後,即會出現一個“取得Windows 10”的畫面,說明“此免費升級的運作方式”,共有三部曲:預約、安裝、享用。 只要您是Windows 7/8/8.1正式版的用戶,只要在點選“預約您的免費升級”,就可以預約。接下來只要輸入您的Email,就可以完成預約作業。接下來,就等微軟正式版上市時,再通知您下載了!畫面上有註明Windows 10的ISO檔案下載需要3GB的空間。趕快去登記哦!另外,微軟正式宣布,Windows 10 將於美國時間7月29日正式上市! 微軟於2015年5月13日在中,公佈了Windows 10的所有版本(SKU),分別說明如下: 1. Windows 10 Home (家用版):針對消費市場的版本,針對電腦、二合一平板電腦而設計。具有Cortana(個人語音助理)、Microsoft Edge瀏覽器、Windows Hello臉部、眼角膜、指紋辨識登入功能。並內建照片、地圖、信箱、日曆、音樂、視訊等App,以及讓擁有Xbox One主機的玩家,可以在Windows 10電腦上玩Xbox的遊戲。 2. Windows 10 Mobile (行動版):針對小型、觸控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小型平板)而設計的版本。其內建的App (包含Office)都已針對“觸控”環境做最佳化。而其“手機延續體驗”(Continuum for Phones)的功能,能讓用戶在連接到較大螢幕時,自動切換到類似PC的操作畫面,成為桌上型的使用環境。 3. Windows 10 Pro (專業版):針對桌上型電腦的版本,當然也適合筆電與二合一平板的環境。除了提供Home版的所有功能外,並針對中小企業所需要的環境,提供有效管理裝置、App、保護機敏資料、支援遠端控制與行動生產力,以及雲端技術等用途。適合CYOD (Choose Your Own Device,個人自選裝置)與Prosumer (專業消費者)使用。而新的Windows Update for Business可以進行Windows升級包的部署與管理,以提升Windows升級的速度,減少一一下載的次數,以降低企業維護成本。 4. Windows 10 Enterprise (企業版):基於Pro版所延伸出來、針對中型、大型企業用戶設計的版本。主要提供App的大量部署、Volume Licensing(大量授權)等特性,以及Windows Update for Business也提供Long Term Servicing Branch (長期服務分支)的延伸保固服務,適合企業內執行Mission Critical (關鍵性任務)之裝置與環境所使用。 5. Windows 10 Mobile Enterprise (企業用行動版):即Enterprise版的行動版本,提供企業用戶在智慧型手機與小型平板上的最佳體驗,提供絕佳的生產力、系統安全、裝置管理等功能,讓企業用戶安心使用。 6. Windows 10 Education (教育版):針對學校環境而設計,僅適合學校裡的工作人員、管理員、教師、學生所使用。欲取得教育版的學校或學生,可經由academic Volume Licensing (校園大量授權)來獲得,讓使用Windows 10 Home或Windows 10 Pro版的裝置,升級到Windows 10 Education版本。 7. :此版本是針對物聯網應用所設計的版本,主要應用在佔用空間極小、成本低的網路閘道器,適合開發物聯網應用的IT工程師、創客(Maker)來當作開發平台使用。目前IoT Core版本,僅支援Raspberry Pi 2 (ARM架構)與MinnowBoard MAX (x86架構)等微型電腦開發平台。 在微軟 Ignite 開發者大會上,Jerry Nixon曾表示:「現在微軟正準備推出 Windows10,因為Windows10 將是最後一個版本的 Windows,因此我們還在繼續完善 Windows10系統。」(Right now we’re releasing Windows 10, and because Windows 10 is the last version of Windows, we’re all still working on Windows 10.)。也象徵著微軟即將發售的 Windows 10,將是此作業系統品牌的最後一個版本。由於不再有新版上市,因此未來將持續以更新與修補檔案的方式,讓Windows保持在最新狀態。 此外,由於當今開源軟體的發展快速,微軟表示未來公司將考慮開放自家的Windows作業系統原始碼,與Android、Linux等開源作業系統跟進。由於微軟已將其.NET開源,因此Windows開源計畫是有可能的,也許會學Linux社群一樣,免費使用,但服務要收費。不管如何,就讓我們期待Windows 10的上市吧!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